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眼科 > 视网膜疾病 >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
编号:11607877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手术后的护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4月1日 《家庭护士》 2008年第4期
     中图分类号;R473.77

    文献标识码:C

    文章编号:1672—1888(2008)4A—0885—02

   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,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、视野中央暗影、视物变形、视网膜微血管瘤、眼底出血、渗出、水肿,出现新生血管,最终因新血管破裂致玻璃体积血机化牵拉视网膜脱落而失明,已成为世界四大致盲病因之一。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,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,但是手术治疗后可发生感染、再出血等并发症,引起视力继续下降。手术的成败不但与手术医师技术熟练程度和经验有很大关系,病人的病情、配合程度及护理对手术的效果也有很大影响。对手术病人进行细致观察及护理,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提高手术治疗效果。现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手术后的护理介绍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2001年-2006年眼科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病人217例,男98例,女119例;年龄37岁~72岁,平均57岁;糖尿病病史1.5年~12.0年,平均4.5年;所有接受玻璃体手术的病人在术前均进行视力、裂隙灯显微镜、间接检眼镜、眼电生理、角膜内皮镜、眼A、B型超声、眼压等检查。

    2 手术方法

    采用常规球后局部封闭麻醉,切除玻璃体后界膜,切除视网膜新生血管向玻璃体生长的支架,防止增殖病变向玻璃体进一步发展。通过加压装置(气泵)将气体压入玻璃体体腔,玻璃体体腔内液体通过笛针流出,即气体交换术。手术中眼内填充物均采用惰性气体(SF6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972 字符